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比奥呼吸,以及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 比奥呼吸的病因
- “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 比奥呼吸的介绍
- 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Q1: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民政部社会救济,人社局低保等。建议找当地社区协调。
Q2: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发热的分类: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2呼吸困难的分类: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性呼吸困难。
3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骨上窝,肋间隙在呼气时明显凹陷。见于喉部疾患,气管疾病。
4黄疸分类:阻塞性黄疸,肝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5问诊:是医生和患者或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诊治经过、既往健康状况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全面思考,提出初步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6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去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
7主诉: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8现病史的内容: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9基本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10触诊分类: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11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
12特殊气味与疾病:呼吸气味:酒味→酒精中毒;大蒜味→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臭味→肝性脑病;氨味→尿毒症。汗液气味:酸性汗味→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药物;狐臭味→汗臭症;脚臭味→脚癣合并感染。呕吐物气味:强烈酸酵味→胃、幽门梗阻;粪臭味→肠梗阻或胃结肠瘘;痰液气味:血腥味→大量咯血;恶臭味→支扩并发感染或肺脓肿。脓液气味:恶臭→气性坏疽。
13一般检查内容: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全身浅表淋巴结。
14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 温(T),脉 搏(P),呼 吸(R),血压(BP)。
16脉压增大及其临床意义:脉压大于40毫米汞柱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高热。
17体型分型: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
18常见的典型面容:急性面容 、慢性病容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肾病面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 、二尖瓣面容 、满月面容 、伤寒面容 、肢端肥大症面容、苦笑面容 、面具面容 、病危面容。
19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
20常见典型的异常步态:蹒珊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剪刀式步态,间歇性跛行。
21斑疹和丘疹: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
22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 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23淋巴结肿大: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霉素过敏等。
24常见头颅异常:小颅:囟门早闭智力发育障碍,尖颅: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先天性疾患,方颅: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巨颅:见于脑积水,长颅:马凡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变形颅:变形性骨炎。
25上睑下垂:双侧:重症肌无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26闭合障碍:双侧:甲亢,单侧:面神经麻痹。
27瞳孔变化:缩小-虹膜炎症、有机磷中毒、药物(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扩大-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
28反射分类:对光反射、集合反射、调节反射。
29眼球下陷和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双侧-甲亢、单侧-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眼球下陷,双侧:严重脱水、单侧:Horner综合征。
30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31舌:舌体肥大-肢端肥大,粘液性水肿,镜面舌-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草莓舌-猩红热,牛肉舌-菸酸缺乏,地图舌-核黄素缺乏,毛舌-衰弱,应用广谱抗生素。
32扁桃体肿大分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一度,超过咽腭弓者为二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三度。
33颈部的分区: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的区域;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34颈静脉怒张:30—45°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2/3称之。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35甲状腺肿大分度:不能看出甲状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肿大,能看出甲状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肿大,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者为Ⅲ度肿大。
36气管移位:偏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偏向患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肥厚。
38甲状腺肿大:甲亢,单纯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39胸廓:正常胸廓-前后径比上左右径=1比1.5,两侧对称;病理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
40库斯莫尔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库斯莫尔呼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式呼吸)-常见高颅压、脑炎;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常见脑膜炎、颅内高压、中毒、尿毒症、临终前.。
41触觉语颤(语颤):定义-被检查者发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用手触及的振动感。语颤↑—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肺巨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肺组织受压:如胸腔积液上方。语颤↓-肺气肿,支气管阻塞,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气胸,胸壁增厚(水肿、气肿、脂肪过多)。
42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
43肺下界检查方法:平静呼吸时,分别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从上向下叩,由清音叩至浊音的点。
44肺下界的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4cm=减弱-肺组织弹性减弱如肺气肿,肺炎 ,肺萎缩,肺不张,肺纤维化等。肺下界移动度叩不出-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
45病理性叩诊音:浊音或实音,鼓音,过清音。
46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肺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特点,吸气音与似肺泡呼吸音、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部位,胸骨旁1、2肋间、肩胛间区3、4胸椎。
47干啰音和湿啰音:干啰音意义-干啰音常是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湿啰音意义-湿啰音常为肺部与支气管病变征象。
48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为2.0-2.5cm。
49心尖搏动位置改变:心脏原因-右心室扩大、左心室扩大、双心室扩大;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病变、腹部病变。
50负性心尖搏动: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
51震颤:触诊时感到的一种细微颤动,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之一。
52异常心脏形态:靴型心-左心室扩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明显凹陷,形似靴型。梨形心-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膨隆,称谓“梨形心”。烧瓶心-心包积液,心界双侧扩大,随体位而变化。
53房颤: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短绌脉。
54 S1和S2的区别:S1-心室收缩开始,二、三尖瓣关闭,音调较低,强度较响,性质较钝,历时较长0.1s,心尖搏动同时,最响部位心尖部。S2-心室舒张开始,主、肺动脉瓣关闭,音调较高,强度较S1低,性质较S1清脆,历时较短0.08s,心尖搏动之后,最响部位心底部。
55 S1增强: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甲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房室分离(大炮音)。
56钟摆律:心尖部第一心音性质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缩与舒张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57心音分裂: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别增大,在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的现象。
58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右的S1 、 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它的出现和消失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9杂音机理: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湍流,使心室壁、瓣膜、腱索或血管壁发生振动所致。血液流速增快、瓣膜口狭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瓣膜关闭不全、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心腔内有漂浮物、血管腔扩大。
60杂音的特性:①吹风样杂音常见于二尖瓣区和肺动脉瓣区,一般呈高调。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典型的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②隆隆样杂音为低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③叹气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区,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点。④机器样杂音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机器声样粗糙。
61奥夫尔杂音和格斯杂音:Austin Flint 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S1亢进、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递增型、震颤、开瓣音。Graham Steell 杂音-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即肺动脉扩张,P2亢进、递减性、吹风样、柔和。
62异常脉搏代表症:水冲脉-见于脉压增大;交替脉-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奇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
63周围血管征:包括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肝颈静脉回流征。
64肝颈静脉回流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脉压差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肝颈静脉回流征-见于:右心衰竭、心脏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65板状腹:腹壁紧张度增加,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66腹膜刺激征: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见于急性腹膜炎。
67墨菲征和库玛西耶征: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
68移动性浊音: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
69振水音: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70中枢型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中枢型-如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麻痹,而睑裂以上的肌肉不受影响。周围型-如面神经炎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整个对侧表情肌麻痹。
71肌力分级:0级无肌纤维活动;1级有肌肉活动,无关节运动;2级有关节运动, 但不能抵抗重力;3级可以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可以抵抗阻力,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72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对指实验,轮替运动,跟膝胫试验,Romberg试验。
73浅反射和深反射: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足跖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74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征(2)霍夫曼征(3)戈登征(4)查克多征(5)贡大征(6)奥本海姆征。
75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 凯尔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76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初生儿(170-200)g/L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初生儿 (6.0-7.0)×1012/L。
77中性粒核左移:见于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等。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超过5%。
78血沉增快临床意义: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血浆球蛋白增高。
79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60-80 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 g/L、A/G比值测定1.5-2.5 : 1。
80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酸,血β2-微球蛋白;肾小管功能—尿浓缩稀释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
81血清甲胎蛋白意义:(1)原发性肝癌,持续1个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幼儿性睾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确诊肝癌。(2)肝炎,病毒性肝炎。(3)妊娠。(4)其他-肝硬化(活动期)、先天性胆管闭锁等。
82少尿,无尿,多尿:少尿—100-400ml/24h,多尿—2500ml/24h,无尿—低于100ml/24h。
83管型:蛋白质聚体。管型的形成条件—蛋白尿,肾小管有浓缩酸化功能,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淤积,具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分类—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细菌管型。
84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柏油样便-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便-胆道阻塞。
85隐血试验临床意义:消化道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致肠粘膜损害,其他疾病,寄生虫病。
86心电轴:(1)心电轴的确定—①振幅法②查表法③目测法。(2)-30 ° ~ + 90 °正常电轴,-30 ° ~ - 90 ° 电轴左偏 ,+90 ° ~ +180°电轴右偏 ,-90 ° ~ -180 °电轴极度右偏。
87肺型P波和二尖瓣型P波:(1)肺型P波为高尖P,P波电压≥0.25mV ,在Ⅱ、Ⅲ、aVF导联清楚,P波时间正常。(2)二尖瓣型P波为宽大P,P波增宽≥0.12秒,在Ⅰ、Ⅱ、aVR、aVL导联清楚,P波多呈双峰型,第2峰常较第1峰大,峰距>0.04秒。
88心梗基本图形:T波改变,ST改变,Q波改变。
89房颤:房内多个小折返激动所致,与心房扩大、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等有关。心电图—P波消失,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R-R间期绝对不规则。
90房室传导阻滞:(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后均有QRS波群,P-R间期>0.20s。(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漏>,二度II型<P-R间期固定,QRS波群成比例脱漏,常呈2:1 3:2 4:3传导>。
Q3:比奥呼吸的病因
比奥呼吸通常由延髓损伤导致。中风、外伤、沟回疝或小脑疝都是导致延髓损伤的可能原因,并间接诱发比奥呼吸;鸦片类药物也可能引发这个疾病。
Q4:“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比奥呼吸(biot breathing): 又称Biot’s 呼吸,即间停呼吸。是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表现为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之后又再次出现数次强呼吸,周期持续时间为10-60秒。多数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终前危急性征象。
Q5:比奥呼吸的介绍
比奥呼吸(Biot's respiration)是由卡米·比奥 在1876年归结出的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它的特点是:呼吸短、浅。在几次呼吸后,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呼吸停止。该病的预后通常很差。
Q6: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先上内科的:
主诉――是指病人本次发病最主要的疾苦(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护理体检――是护士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器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视诊――指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检查方法。
触诊――指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病人器官或组织物理特征的检查方法。
叩诊――是用手指扣击病人体表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听诊――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人体内器官或组织发出的声音,以判断正常与否的方法。
水冲脉――指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犹如潮水涨落,系脉压增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交替脉――指脉搏强弱交替而节律规则。系左心室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是左心室衰竭早期的重要体征。
奇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吸停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无脉――即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
不整脉――指脉搏节律不规则,强弱不规则。若脉率少于心率,称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
库斯摩尔呼吸――呼吸深而慢,称酸中毒大呼吸或库斯摩尔呼吸。
潮式呼吸――(陈-施式呼吸)指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开始上述节律的周期性呼吸。
间停呼吸――(比奥呼吸)特征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暂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
意识障碍――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
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病理性倦睡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反映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以嗜睡为重的意识障碍,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有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思维语言不连贯。(昏睡、昏迷 书P24)
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著述急性活动失调状态,兴奋为主,称谵妄。(意识模糊知觉障碍)
恶液质――体重减少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消瘦,极度消瘦者称恶病质。
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强迫体位――病人为了减轻疾病痛苦而被迫采取某种体位。
杵状指――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等有关,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散。(血管痣)
湿罗音――为吸气时气流通过呼吸道或空洞内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并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干罗音――系气流通过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出发生湍流所产生的、一种持续时间教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板状腹――全腹肌紧张,腹壁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压痛――腹部由浅入深地触诊时出现疼痛称压痛,提示触诊处内脏或局部腹膜病变。
反跳痛――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使一同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病人腹痛感骤然加重,并伴痛苦表情和呻吟,称反跳痛。
脑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板状腹)合称脑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或气过水声)称肠鸣音。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在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镜下血尿。
镜下脓尿――每高倍视野中超过5个即为增多,称镜下血尿。
关于比奥呼吸和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比奥呼吸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温度4~17°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比奥呼吸,以及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 比奥呼吸的病因
- “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 比奥呼吸的介绍
- 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Q1: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民政部社会救济,人社局低保等。建议找当地社区协调。
Q2: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发热的分类: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2呼吸困难的分类: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性呼吸困难。
3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骨上窝,肋间隙在呼气时明显凹陷。见于喉部疾患,气管疾病。
4黄疸分类:阻塞性黄疸,肝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5问诊:是医生和患者或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诊治经过、既往健康状况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全面思考,提出初步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6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去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
7主诉: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8现病史的内容: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9基本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10触诊分类: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11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
12特殊气味与疾病:呼吸气味:酒味→酒精中毒;大蒜味→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臭味→肝性脑病;氨味→尿毒症。汗液气味:酸性汗味→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药物;狐臭味→汗臭症;脚臭味→脚癣合并感染。呕吐物气味:强烈酸酵味→胃、幽门梗阻;粪臭味→肠梗阻或胃结肠瘘;痰液气味:血腥味→大量咯血;恶臭味→支扩并发感染或肺脓肿。脓液气味:恶臭→气性坏疽。
13一般检查内容: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全身浅表淋巴结。
14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 温(T),脉 搏(P),呼 吸(R),血压(BP)。
16脉压增大及其临床意义:脉压大于40毫米汞柱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高热。
17体型分型: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
18常见的典型面容:急性面容 、慢性病容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肾病面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 、二尖瓣面容 、满月面容 、伤寒面容 、肢端肥大症面容、苦笑面容 、面具面容 、病危面容。
19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
20常见典型的异常步态:蹒珊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剪刀式步态,间歇性跛行。
21斑疹和丘疹: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
22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 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23淋巴结肿大: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霉素过敏等。
24常见头颅异常:小颅:囟门早闭智力发育障碍,尖颅: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先天性疾患,方颅: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巨颅:见于脑积水,长颅:马凡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变形颅:变形性骨炎。
25上睑下垂:双侧:重症肌无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26闭合障碍:双侧:甲亢,单侧:面神经麻痹。
27瞳孔变化:缩小-虹膜炎症、有机磷中毒、药物(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扩大-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
28反射分类:对光反射、集合反射、调节反射。
29眼球下陷和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双侧-甲亢、单侧-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眼球下陷,双侧:严重脱水、单侧:Horner综合征。
30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31舌:舌体肥大-肢端肥大,粘液性水肿,镜面舌-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草莓舌-猩红热,牛肉舌-菸酸缺乏,地图舌-核黄素缺乏,毛舌-衰弱,应用广谱抗生素。
32扁桃体肿大分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一度,超过咽腭弓者为二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三度。
33颈部的分区: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的区域;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34颈静脉怒张:30—45°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2/3称之。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35甲状腺肿大分度:不能看出甲状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肿大,能看出甲状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肿大,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者为Ⅲ度肿大。
36气管移位:偏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偏向患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肥厚。
38甲状腺肿大:甲亢,单纯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39胸廓:正常胸廓-前后径比上左右径=1比1.5,两侧对称;病理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
40库斯莫尔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库斯莫尔呼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式呼吸)-常见高颅压、脑炎;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常见脑膜炎、颅内高压、中毒、尿毒症、临终前.。
41触觉语颤(语颤):定义-被检查者发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用手触及的振动感。语颤↑—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肺巨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肺组织受压:如胸腔积液上方。语颤↓-肺气肿,支气管阻塞,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气胸,胸壁增厚(水肿、气肿、脂肪过多)。
42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
43肺下界检查方法:平静呼吸时,分别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从上向下叩,由清音叩至浊音的点。
44肺下界的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4cm=减弱-肺组织弹性减弱如肺气肿,肺炎 ,肺萎缩,肺不张,肺纤维化等。肺下界移动度叩不出-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
45病理性叩诊音:浊音或实音,鼓音,过清音。
46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肺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特点,吸气音与似肺泡呼吸音、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部位,胸骨旁1、2肋间、肩胛间区3、4胸椎。
47干啰音和湿啰音:干啰音意义-干啰音常是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湿啰音意义-湿啰音常为肺部与支气管病变征象。
48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为2.0-2.5cm。
49心尖搏动位置改变:心脏原因-右心室扩大、左心室扩大、双心室扩大;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病变、腹部病变。
50负性心尖搏动: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
51震颤:触诊时感到的一种细微颤动,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之一。
52异常心脏形态:靴型心-左心室扩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明显凹陷,形似靴型。梨形心-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膨隆,称谓“梨形心”。烧瓶心-心包积液,心界双侧扩大,随体位而变化。
53房颤: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短绌脉。
54 S1和S2的区别:S1-心室收缩开始,二、三尖瓣关闭,音调较低,强度较响,性质较钝,历时较长0.1s,心尖搏动同时,最响部位心尖部。S2-心室舒张开始,主、肺动脉瓣关闭,音调较高,强度较S1低,性质较S1清脆,历时较短0.08s,心尖搏动之后,最响部位心底部。
55 S1增强: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甲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房室分离(大炮音)。
56钟摆律:心尖部第一心音性质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缩与舒张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57心音分裂: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别增大,在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的现象。
58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右的S1 、 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它的出现和消失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9杂音机理: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湍流,使心室壁、瓣膜、腱索或血管壁发生振动所致。血液流速增快、瓣膜口狭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瓣膜关闭不全、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心腔内有漂浮物、血管腔扩大。
60杂音的特性:①吹风样杂音常见于二尖瓣区和肺动脉瓣区,一般呈高调。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典型的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②隆隆样杂音为低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③叹气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区,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点。④机器样杂音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机器声样粗糙。
61奥夫尔杂音和格斯杂音:Austin Flint 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S1亢进、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递增型、震颤、开瓣音。Graham Steell 杂音-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即肺动脉扩张,P2亢进、递减性、吹风样、柔和。
62异常脉搏代表症:水冲脉-见于脉压增大;交替脉-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奇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
63周围血管征:包括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肝颈静脉回流征。
64肝颈静脉回流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脉压差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肝颈静脉回流征-见于:右心衰竭、心脏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65板状腹:腹壁紧张度增加,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66腹膜刺激征: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见于急性腹膜炎。
67墨菲征和库玛西耶征: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
68移动性浊音: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
69振水音: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70中枢型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中枢型-如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麻痹,而睑裂以上的肌肉不受影响。周围型-如面神经炎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整个对侧表情肌麻痹。
71肌力分级:0级无肌纤维活动;1级有肌肉活动,无关节运动;2级有关节运动, 但不能抵抗重力;3级可以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可以抵抗阻力,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72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对指实验,轮替运动,跟膝胫试验,Romberg试验。
73浅反射和深反射: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足跖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74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征(2)霍夫曼征(3)戈登征(4)查克多征(5)贡大征(6)奥本海姆征。
75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 凯尔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76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初生儿(170-200)g/L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初生儿 (6.0-7.0)×1012/L。
77中性粒核左移:见于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等。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超过5%。
78血沉增快临床意义: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血浆球蛋白增高。
79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60-80 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 g/L、A/G比值测定1.5-2.5 : 1。
80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酸,血β2-微球蛋白;肾小管功能—尿浓缩稀释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
81血清甲胎蛋白意义:(1)原发性肝癌,持续1个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幼儿性睾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确诊肝癌。(2)肝炎,病毒性肝炎。(3)妊娠。(4)其他-肝硬化(活动期)、先天性胆管闭锁等。
82少尿,无尿,多尿:少尿—100-400ml/24h,多尿—2500ml/24h,无尿—低于100ml/24h。
83管型:蛋白质聚体。管型的形成条件—蛋白尿,肾小管有浓缩酸化功能,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淤积,具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分类—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细菌管型。
84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柏油样便-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便-胆道阻塞。
85隐血试验临床意义:消化道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致肠粘膜损害,其他疾病,寄生虫病。
86心电轴:(1)心电轴的确定—①振幅法②查表法③目测法。(2)-30 ° ~ + 90 °正常电轴,-30 ° ~ - 90 ° 电轴左偏 ,+90 ° ~ +180°电轴右偏 ,-90 ° ~ -180 °电轴极度右偏。
87肺型P波和二尖瓣型P波:(1)肺型P波为高尖P,P波电压≥0.25mV ,在Ⅱ、Ⅲ、aVF导联清楚,P波时间正常。(2)二尖瓣型P波为宽大P,P波增宽≥0.12秒,在Ⅰ、Ⅱ、aVR、aVL导联清楚,P波多呈双峰型,第2峰常较第1峰大,峰距>0.04秒。
88心梗基本图形:T波改变,ST改变,Q波改变。
89房颤:房内多个小折返激动所致,与心房扩大、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等有关。心电图—P波消失,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R-R间期绝对不规则。
90房室传导阻滞:(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后均有QRS波群,P-R间期>0.20s。(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漏>,二度II型<P-R间期固定,QRS波群成比例脱漏,常呈2:1 3:2 4:3传导>。
Q3:比奥呼吸的病因
比奥呼吸通常由延髓损伤导致。中风、外伤、沟回疝或小脑疝都是导致延髓损伤的可能原因,并间接诱发比奥呼吸;鸦片类药物也可能引发这个疾病。
Q4:“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比奥呼吸(biot breathing): 又称Biot’s 呼吸,即间停呼吸。是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表现为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之后又再次出现数次强呼吸,周期持续时间为10-60秒。多数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终前危急性征象。
Q5:比奥呼吸的介绍
比奥呼吸(Biot's respiration)是由卡米·比奥 在1876年归结出的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它的特点是:呼吸短、浅。在几次呼吸后,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呼吸停止。该病的预后通常很差。
Q6: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先上内科的:
主诉――是指病人本次发病最主要的疾苦(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护理体检――是护士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器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视诊――指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检查方法。
触诊――指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病人器官或组织物理特征的检查方法。
叩诊――是用手指扣击病人体表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听诊――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人体内器官或组织发出的声音,以判断正常与否的方法。
水冲脉――指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犹如潮水涨落,系脉压增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交替脉――指脉搏强弱交替而节律规则。系左心室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是左心室衰竭早期的重要体征。
奇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吸停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无脉――即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
不整脉――指脉搏节律不规则,强弱不规则。若脉率少于心率,称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
库斯摩尔呼吸――呼吸深而慢,称酸中毒大呼吸或库斯摩尔呼吸。
潮式呼吸――(陈-施式呼吸)指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开始上述节律的周期性呼吸。
间停呼吸――(比奥呼吸)特征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暂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
意识障碍――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
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病理性倦睡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反映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以嗜睡为重的意识障碍,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有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思维语言不连贯。(昏睡、昏迷 书P24)
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著述急性活动失调状态,兴奋为主,称谵妄。(意识模糊知觉障碍)
恶液质――体重减少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消瘦,极度消瘦者称恶病质。
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强迫体位――病人为了减轻疾病痛苦而被迫采取某种体位。
杵状指――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等有关,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散。(血管痣)
湿罗音――为吸气时气流通过呼吸道或空洞内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并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干罗音――系气流通过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出发生湍流所产生的、一种持续时间教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板状腹――全腹肌紧张,腹壁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压痛――腹部由浅入深地触诊时出现疼痛称压痛,提示触诊处内脏或局部腹膜病变。
反跳痛――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使一同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病人腹痛感骤然加重,并伴痛苦表情和呻吟,称反跳痛。
脑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板状腹)合称脑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或气过水声)称肠鸣音。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在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镜下血尿。
镜下脓尿――每高倍视野中超过5个即为增多,称镜下血尿。
关于比奥呼吸和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比奥呼吸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湿度4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比奥呼吸,以及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 比奥呼吸的病因
- “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 比奥呼吸的介绍
- 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Q1:患有动腺瘤,先天性心脏病,无劳动力,年龄48岁,能有什么照顾
民政部社会救济,人社局低保等。建议找当地社区协调。
Q2:诊断学知识点总结
诊断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1发热的分类: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不规则热。
2呼吸困难的分类:肺源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液性呼吸困难。
3三凹征:胸骨上窝,肋骨上窝,肋间隙在呼气时明显凹陷。见于喉部疾患,气管疾病。
4黄疸分类:阻塞性黄疸,肝性黄疸,溶血性黄疸。
5问诊:是医生和患者或知情人通过交谈的方式,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诊治经过、既往健康状况等资料,经过综合分析,全面思考,提出初步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断方法。
6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去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史及生育史,家族史。
7主诉:患者就诊时最主要症状或体征及持续时间。
8现病史的内容: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主要症状的特点,病因与诱因,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治经过,病程中的一般情况。
9基本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10触诊分类: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深部滑行触诊法,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
11叩诊音:清音,鼓音,过清音,浊音,实音。
12特殊气味与疾病:呼吸气味:酒味→酒精中毒;大蒜味→有机磷中毒;烂苹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肝臭味→肝性脑病;氨味→尿毒症。汗液气味:酸性汗味→风湿热或长期服用水杨酸等药物;狐臭味→汗臭症;脚臭味→脚癣合并感染。呕吐物气味:强烈酸酵味→胃、幽门梗阻;粪臭味→肠梗阻或胃结肠瘘;痰液气味:血腥味→大量咯血;恶臭味→支扩并发感染或肺脓肿。脓液气味:恶臭→气性坏疽。
13一般检查内容:全身状态检查-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皮肤粘膜颜色、温度与出汗、弹性、皮疹、脱屑、紫癜、蜘蛛痣、皮下结节、毛发等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全身浅表淋巴结。
14生命征: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包括体 温(T),脉 搏(P),呼 吸(R),血压(BP)。
16脉压增大及其临床意义:脉压大于40毫米汞柱称为脉压增大。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动脉导管未闭,高热。
17体型分型:无力型(瘦长型),超力型(矮胖型),正力型(匀称型)。
18常见的典型面容:急性面容 、慢性病容 、贫血面容 、肝病面容 、肾病面容 、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 、二尖瓣面容 、满月面容 、伤寒面容 、肢端肥大症面容、苦笑面容 、面具面容 、病危面容。
19被动体位和强迫体位: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和变换肢体和躯干的位置,见于极度衰弱和意识丧失者。强迫体位,为了减轻疾病所致的痛苦,病人被迫采取的某种体位,称强迫体位。
20常见典型的异常步态:蹒珊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慌张步态,跨阈步态,剪刀式步态,间歇性跛行。
21斑疹和丘疹:斑疹,只有局部皮肤颜色变化,既不高起皮面也无凹陷的皮肤损害。丘疹,是一种较小的实质性皮肤隆起伴有颜色改变的皮肤损害。
22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 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23淋巴结肿大:局限性淋巴结肿大,(1)非特异性淋巴结炎、(2)淋巴结结核 、(3)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可见于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链霉素过敏等。
24常见头颅异常:小颅:囟门早闭智力发育障碍,尖颅:矢状缝与冠状缝过早闭合、先天性疾患,方颅:小儿佝偻病或先天性梅毒,巨颅:见于脑积水,长颅:马凡氏综合征、肢端肥大症,变形颅:变形性骨炎。
25上睑下垂:双侧:重症肌无力,单侧:动眼神经麻痹。
26闭合障碍:双侧:甲亢,单侧:面神经麻痹。
27瞳孔变化:缩小-虹膜炎症、有机磷中毒、药物(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扩大-外伤、颈交感神经刺激、青光眼绝对期、视神经萎缩、阿托品、可卡因等药物。
28反射分类:对光反射、集合反射、调节反射。
29眼球下陷和眼球突出:眼球突出,双侧-甲亢、单侧-局部炎症或眶内占位性病变;眼球下陷,双侧:严重脱水、单侧:Horner综合征。
30鼻窦:额窦、筛窦、上颌窦、蝶窦。
31舌:舌体肥大-肢端肥大,粘液性水肿,镜面舌-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草莓舌-猩红热,牛肉舌-菸酸缺乏,地图舌-核黄素缺乏,毛舌-衰弱,应用广谱抗生素。
32扁桃体肿大分度:不超过咽腭弓者为一度,超过咽腭弓者为二度,达到或超过咽后壁中线者为三度。
33颈部的分区:颈前三角,胸锁乳突肌内缘、下颌骨下缘与前正中线的区域;颈后三角,胸锁乳突肌的后缘、锁骨上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的区域.
34颈静脉怒张:30—45°半卧位时,颈静脉充盈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2/3称之。提示静脉压增高,见于右心衰、 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
35甲状腺肿大分度:不能看出甲状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Ⅰ度肿大,能看出甲状腺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Ⅱ度肿大,甲状腺超过胸锁乳突肌者为Ⅲ度肿大。
36气管移位:偏向健侧-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偏向患侧-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粘连肥厚。
38甲状腺肿大:甲亢,单纯甲状腺肿,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39胸廓:正常胸廓-前后径比上左右径=1比1.5,两侧对称;病理胸廓-扁平胸,桶状胸,佝偻病胸(鸡胸、佝偻病串珠、肋膈沟、漏斗胸)。
40库斯莫尔呼吸,潮式呼吸,间停呼吸:库斯莫尔呼吸-见于代谢性酸中毒;潮式呼吸(又称陈-施式呼吸)-常见高颅压、脑炎;间停呼吸(又称比奥呼吸)-常见脑膜炎、颅内高压、中毒、尿毒症、临终前.。
41触觉语颤(语颤):定义-被检查者发音→声波沿气管、支气管、肺泡→传到胸壁→用手触及的振动感。语颤↑—肺实变:如大叶性肺炎。肺巨大空洞:如肺结核、肺脓肿。肺组织受压:如胸腔积液上方。语颤↓-肺气肿,支气管阻塞,胸膜增厚、粘连,胸腔积液、气胸,胸壁增厚(水肿、气肿、脂肪过多)。
42叩诊音:清音,浊音,鼓音,实音。
43肺下界检查方法:平静呼吸时,分别于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从上向下叩,由清音叩至浊音的点。
44肺下界的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4cm=减弱-肺组织弹性减弱如肺气肿,肺炎 ,肺萎缩,肺不张,肺纤维化等。肺下界移动度叩不出-胸腔积液、积气、胸膜粘连。
45病理性叩诊音:浊音或实音,鼓音,过清音。
46正常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肺泡呼吸音-特点,呼气强高长“ha-ha”;部位,喉、胸骨上窝背部 C6、7T1、2。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特点,吸气音与似肺泡呼吸音、呼气音似支气管呼吸音、吸气相与呼气相大致相同;部位,胸骨旁1、2肋间、肩胛间区3、4胸椎。
47干啰音和湿啰音:干啰音意义-干啰音常是支气管有病变的表现。湿啰音意义-湿啰音常为肺部与支气管病变征象。
48心尖搏动:位于第五肋间,左锁骨中线内0.5-1.0cm,搏动范围为2.0-2.5cm。
49心尖搏动位置改变:心脏原因-右心室扩大、左心室扩大、双心室扩大;心脏外原因-肺或胸腔病变、腹部病变。
50负性心尖搏动:概念-心脏收缩时,心尖搏动内陷。意义-心包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如粘连性心包炎;重度右心室肥厚。
51震颤:触诊时感到的一种细微颤动,为器质性心脏病的体征之一。
52异常心脏形态:靴型心-左心室扩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心腰部明显凹陷,形似靴型。梨形心-左心房增大及肺动脉段扩张,心腰饱满、膨隆,称谓“梨形心”。烧瓶心-心包积液,心界双侧扩大,随体位而变化。
53房颤:心律绝对不规则,第一心音强弱不等,短绌脉。
54 S1和S2的区别:S1-心室收缩开始,二、三尖瓣关闭,音调较低,强度较响,性质较钝,历时较长0.1s,心尖搏动同时,最响部位心尖部。S2-心室舒张开始,主、肺动脉瓣关闭,音调较高,强度较S1低,性质较S1清脆,历时较短0.08s,心尖搏动之后,最响部位心底部。
55 S1增强:二尖瓣狭窄,高热、贫血、甲亢,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房室分离(大炮音)。
56钟摆律:心尖部第一心音性质改变,音调类似第二心音,心率快,心室收缩与舒张时间几乎相等,两个心音强弱相等,间隔均匀,有如钟摆的嗒声音,故称钟摆律。
57心音分裂:如在某些情况下,这种差别增大,在听诊时出现一个心音分成两个部分的现象。
58奔马律:由出现在S2之后的病理性S3或S4 ,与原右的S1 、 S2组成的节律,在心率快时(>100次/min),极似马奔跑时的蹄声,故称奔马律奔马律是心肌严重受损病变的重要体征,它的出现和消失都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59杂音机理:血流加速或血流紊乱产生湍流,使心室壁、瓣膜、腱索或血管壁发生振动所致。血液流速增快、瓣膜口狭窄或大血管通道狭窄、瓣膜关闭不全、心腔或大血管间有异常的通道、心腔内有漂浮物、血管腔扩大。
60杂音的特性:①吹风样杂音常见于二尖瓣区和肺动脉瓣区,一般呈高调。柔和的吹风样杂音常为功能性;典型的粗糙的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常提示二尖瓣关闭不全。②隆隆样杂音为低调,心尖区舒张期隆隆样杂音是二尖瓣狭窄的特征。③叹气样杂音见于主动脉瓣区,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特点。④机器样杂音主要见于动脉导管未闭,杂音如机器声样粗糙。
61奥夫尔杂音和格斯杂音:Austin Flint 杂音-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S1亢进、心尖区舒张中晚期隆隆样杂音,递增型、震颤、开瓣音。Graham Steell 杂音-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即肺动脉扩张,P2亢进、递减性、吹风样、柔和。
62异常脉搏代表症:水冲脉-见于脉压增大;交替脉-见于高血压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奇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心包填塞。
63周围血管征:包括枪击音,杜氏双重杂音,毛细血管搏动征,肝颈静脉回流征。
64肝颈静脉回流征和毛细血管搏动征:毛细血管搏动征-见于脉压差增大,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甲亢,严重贫血;肝颈静脉回流征-见于:右心衰竭、心脏填塞、缩窄性心包炎。
65板状腹:腹壁紧张度增加,胃肠穿孔所致的急性弥漫性腹膜炎。
66腹膜刺激征:腹壁紧张,同时伴有压痛和反跳痛。见于急性腹膜炎。
67墨菲征和库玛西耶征:如胆囊肿大,有囊性感,明显压痛者称(Murphy)征阳性,见于急性胆囊炎。胆囊明显肿大、无压痛、黄疸渐进加深,称(Courvoisier)征阳性,见于胰头癌。
68移动性浊音:让患者仰卧,自腹中部脐平面向一侧叩诊,叩由鼓音为浊音时,扳指不动,令患者卧转向另一侧,再叩如该处由浊音变为鼓音,即称为移动性浊音。
69振水音:正常人在餐后或进食大量液体之后可产生振水音。但如在清晨空腹或餐后6—8小时以上仍能听到振水音,则提示幽门梗阻或胃扩张。
70中枢型面瘫和周围性面瘫的区别:中枢型-如脑卒中等上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对侧睑裂以下表情肌麻痹,而睑裂以上的肌肉不受影响。周围型-如面神经炎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时,引起整个对侧表情肌麻痹。
71肌力分级:0级无肌纤维活动;1级有肌肉活动,无关节运动;2级有关节运动, 但不能抵抗重力;3级可以抵抗重力,但不能抵抗阻力;4级可以抵抗阻力,但较正常差;5级正常肌力。
72共济运动:指鼻试验,对指实验,轮替运动,跟膝胫试验,Romberg试验。
73浅反射和深反射:浅反射-角膜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足跖反射。深反射-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74病理反射:(1)巴彬斯基征(2)霍夫曼征(3)戈登征(4)查克多征(5)贡大征(6)奥本海姆征。
75脑膜刺激征:颈项强直, 凯尔尼格征,布鲁金斯基征。
76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初生儿(170-200)g/L ;红细胞-成年男性(4.0-5.5)×1012/L,成年女性(3.5-5.0)×1012/L,初生儿 (6.0-7.0)×1012/L。
77中性粒核左移:见于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急性溶血等。周围血中不分叶核粒细胞超过5%。
78血沉增快临床意义:各种炎症性疾病,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血浆球蛋白增高。
79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血清总蛋白60-80 g/L、白蛋白40-55g/L、球蛋白20-30 g/L、A/G比值测定1.5-2.5 : 1。
80肾功能检查:肾小球滤过功能—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血清尿酸,血β2-微球蛋白;肾小管功能—尿浓缩稀释试验(昼夜尿比重试验)。
81血清甲胎蛋白意义:(1)原发性肝癌,持续1个月以上,能排除妊娠、活动性肝炎、幼儿性睾丸或卵巢、畸胎瘤等可确诊肝癌。(2)肝炎,病毒性肝炎。(3)妊娠。(4)其他-肝硬化(活动期)、先天性胆管闭锁等。
82少尿,无尿,多尿:少尿—100-400ml/24h,多尿—2500ml/24h,无尿—低于100ml/24h。
83管型:蛋白质聚体。管型的形成条件—蛋白尿,肾小管有浓缩酸化功能,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淤积,具有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分类—透明管型,颗粒管型,细胞管型,蜡样管型,脂肪管型,宽幅管型,细菌管型。
84鲜血便、柏油样便、白陶土样便:鲜血便-直肠息肉,直肠癌,肛裂,痔疮;柏油样便-消化道出血;白陶土样便-胆道阻塞。
85隐血试验临床意义:消化道病变,消化道肿瘤,药物致肠粘膜损害,其他疾病,寄生虫病。
86心电轴:(1)心电轴的确定—①振幅法②查表法③目测法。(2)-30 ° ~ + 90 °正常电轴,-30 ° ~ - 90 ° 电轴左偏 ,+90 ° ~ +180°电轴右偏 ,-90 ° ~ -180 °电轴极度右偏。
87肺型P波和二尖瓣型P波:(1)肺型P波为高尖P,P波电压≥0.25mV ,在Ⅱ、Ⅲ、aVF导联清楚,P波时间正常。(2)二尖瓣型P波为宽大P,P波增宽≥0.12秒,在Ⅰ、Ⅱ、aVR、aVL导联清楚,P波多呈双峰型,第2峰常较第1峰大,峰距>0.04秒。
88心梗基本图形:T波改变,ST改变,Q波改变。
89房颤:房内多个小折返激动所致,与心房扩大、心肌受损、心力衰竭等有关。心电图—P波消失,QRS波群形态基本正常,R-R间期绝对不规则。
90房室传导阻滞:(1)一度房室传导阻滞—P波后均有QRS波群,P-R间期>0.20s。(2)二度房室传导阻滞—二度I型<P波规律出现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漏>,二度II型<P-R间期固定,QRS波群成比例脱漏,常呈2:1 3:2 4:3传导>。
Q3:比奥呼吸的病因
比奥呼吸通常由延髓损伤导致。中风、外伤、沟回疝或小脑疝都是导致延髓损伤的可能原因,并间接诱发比奥呼吸;鸦片类药物也可能引发这个疾病。
Q4:“比奥呼吸”名词解释
比奥呼吸(biot breathing): 又称Biot’s 呼吸,即间停呼吸。是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表现为一次或多次强呼吸后,继以长时间呼吸停止,之后又再次出现数次强呼吸,周期持续时间为10-60秒。多数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临终前危急性征象。
Q5:比奥呼吸的介绍
比奥呼吸(Biot's respiration)是由卡米·比奥 在1876年归结出的一种病理性的周期性呼吸。它的特点是:呼吸短、浅。在几次呼吸后,会出现规律或不规律的呼吸停止。该病的预后通常很差。
Q6:内,外,护基三门中有哪些特别重要的名词解释??
先上内科的:
主诉――是指病人本次发病最主要的疾苦(症状、体征)及其持续的时间。
护理体检――是护士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的检查器具来了解被检查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视诊――指用视觉来观察病人全身或局部表现的检查方法。
触诊――指通过手的触觉来判断病人器官或组织物理特征的检查方法。
叩诊――是用手指扣击病人体表某部使之震动而产生音响,根据震动和声响的特点判断被检查部位的脏器有无异常的一种检查方法。
听诊――直接用耳或借助听诊器听取人体内器官或组织发出的声音,以判断正常与否的方法。
水冲脉――指脉搏骤起骤落,急促有力,犹如潮水涨落,系脉压增大所致。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交替脉――指脉搏强弱交替而节律规则。系左心室收缩力强弱交替所致。是左心室衰竭早期的重要体征。
奇脉――指平静吸气时脉搏明显减弱或消失的现象,又称吸停脉。见于心包积液、缩窄性心包炎。
无脉――即脉搏消失。见于严重休克。
不整脉――指脉搏节律不规则,强弱不规则。若脉率少于心率,称脉搏短绌,见于心房颤动。
库斯摩尔呼吸――呼吸深而慢,称酸中毒大呼吸或库斯摩尔呼吸。
潮式呼吸――(陈-施式呼吸)指一种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后又开始上述节律的周期性呼吸。
间停呼吸――(比奥呼吸)特征为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暂停一段时间,后又开始呼吸,周而复始。
意识障碍――指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识别和察觉能力出现障碍。
嗜睡――为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病理性倦睡状态,可被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反映迟钝,停止刺激后很快入睡。
意识模糊――以嗜睡为重的意识障碍,能保持简单的精神活动,但有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障碍,思维语言不连贯。(昏睡、昏迷 书P24)
谵妄――以兴奋性增高为主的高级神经著述急性活动失调状态,兴奋为主,称谵妄。(意识模糊知觉障碍)
恶液质――体重减少超过标准体重的10%时称消瘦,极度消瘦者称恶病质。
自主体位――身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
被动体位――病人不能自己调整或变换肢体的位置。
强迫体位――病人为了减轻疾病痛苦而被迫采取某种体位。
杵状指――指手指或足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指甲从根部到末端呈弧形隆起,与慢性缺氧、代谢障碍等有关,见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支气管肺癌、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等。
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枝性扩散。(血管痣)
湿罗音――为吸气时气流通过呼吸道或空洞内稀薄分泌物形成水泡并破裂所产生的声音,又称水泡音。
干罗音――系气流通过气管、支气管或细支气管狭窄或部分阻塞出发生湍流所产生的、一种持续时间教长带乐性的呼吸附加音。
板状腹――全腹肌紧张,腹壁强直硬如木板,称“板状腹”。
压痛――腹部由浅入深地触诊时出现疼痛称压痛,提示触诊处内脏或局部腹膜病变。
反跳痛――触诊腹部出现压痛后,手指于原处稍停片刻,使一同感趋于稳定,然后迅速将手抬起,如病人腹痛感骤然加重,并伴痛苦表情和呻吟,称反跳痛。
脑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板状腹)合称脑膜刺激征,是急性腹膜炎的重要体征。
肠鸣音――肠蠕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而流动,产生一种断断续续的咕噜音(或气过水声)称肠鸣音。
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是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的速度。
镜下血尿――离心沉淀后的尿沉渣在每高倍镜视野中平均见到3个以上红细胞,称镜下血尿。
镜下脓尿――每高倍视野中超过5个即为增多,称镜下血尿。
关于比奥呼吸和比奥呼吸与潮式呼吸的区别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查看更多关于比奥呼吸的详细内容...
今日天气详情" target="_blank">紫外线很弱